聯(lián)系電話:
0553-8398080
作為今年的畢業(yè)生,懷揣著對職場的憧憬與一絲忐忑,我踏入了硯山海創(chuàng)的大門。但不曾想,迎接我的并非想象中的案牘勞形或技術鉆研,而是一場轟轟烈烈的設備大檢修。初來乍到,尚在熟悉環(huán)境與人際的我,迅速被卷入這場全廠動員的“戰(zhàn)役”洪流之中。
最初的一個星期,我的角色是后勤保障的“補給員”。安全帽戴得還不太習慣,嶄新的工裝也顯得格格不入。在臨時搭建的遮陽傘下,聽著設備的轟鳴與工具的敲擊聲,看著老師傅們沾滿油污卻專注的臉龐,我把一份份的吃食送到他們手中。那一刻,我感受到的不僅是后勤保障的重要性,更是一種樸實的、并肩作戰(zhàn)的集體溫度。汗水浸濕了后背,卻也讓我第一次真切地觸摸到了這個硯山海創(chuàng)跳動的脈搏——它的生命力,就蘊藏在這些轟鳴的機器和辛勤勞作的背影里。
在檢修工作的間歇之余,我又迎來了另一項意想不到的任務——參與廠區(qū)菜園子的修葺。這個菜園子是我們硯山海創(chuàng)將要打造的特色,一想到以后就可以吃上自己種的菜,不僅健康而且充滿了成就感。這似乎與我所學的專業(yè)和想象中的工作相去甚遠,但卻是融入海創(chuàng)獨特氛圍的絕佳契機。放下文件包,拿起鋤頭、推起小車,我和海創(chuàng)的同事們一起,實實在在地當起了“泥瓦匠”和“莊稼漢”。搬磚、鋪路、挖土、平整土地……這些看似簡單重復的體力活,做起來卻并不輕松。手掌磨起了薄繭,手臂因酸痛而微微發(fā)顫,工裝上也不可避免地沾滿了泥土和汗?jié)n。但是也和同事們漸漸地熟悉起來,而且我發(fā)現(xiàn)我的同事們做事都很穩(wěn)妥,相處起來也比較隨和,肯定是冥冥之中的緣分,才讓我有幸來到海創(chuàng)這個大家庭。也正是在這一磚一瓦的鋪設中,在一鍬一鏟的挖掘里,我體會到了另一種“建設”的成就感??粗韭燥@雜亂的土地在我們的協(xié)作下逐漸變得平整有序,想象著未來這里將生長出綠油油的蔬菜,一種與大地、與集體緊密相連的踏實感油然而生。
這短短的十多天,從為檢修前線“送糧草”,到親手在廠區(qū)“拓荒”修園,我的海創(chuàng)初體驗充滿了汗水、泥土與金屬的氣息。它或許不夠“高大上”,卻無比真實而深刻。它讓我明白,融入一個新環(huán)境,有時需要從最基礎、最接地氣的地方開始。無論是轟鳴的車間還是寂靜的土地,每一份付出都在為這座“海創(chuàng)”大廈添磚加瓦,也在我這個職場新人的履歷上,刻下了堅實而獨特的第一筆印記。這鐵與泥交織的起點,注定將成為我職業(yè)生涯中難忘的序章。